中新网北京9月14日电 (记者 马帅莎)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、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13日在北京表示,受1963年出生高峰影响,2023年将是中国老年人口净增长最多的一年。
中国记协当天举办新闻茶座,邀请杜鹏围绕“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”主题,与境内外记者进行交流,并回答记者提问。
杜鹏在会上介绍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与特点。他表示,其中一个特点是老年人口数量多。2022年,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.8亿人,受1963年出生高峰影响,2023年将是老年人口净增长最多的一年。
杜鹏指出,今年起,中国会进入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时期,老年人口将一直保持净增长,到2050年,60岁及以上人口将增长至近5亿人,预测2052年以后,老年人数才会开始减少。
杜鹏表示,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另一大特点是“城乡倒置”现象加剧。根据2020年数据,城镇老年人口数量已经超过农村,但从老年人口比例来看,城乡差距反而在扩大。由于人口流动,许多农村年轻人到城镇工作,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老年人口占比,降低了城镇老年人口比例。
杜鹏认为,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领域还是要发展农村养老,缩小城乡在养老服务、养老保障方面的差距。比如借助互联网等方面优势,把城市的远程医疗养老服务资源向农村延伸,推进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同步建设。(完) 【编辑:房家梁】
稻谷黄,秋收忙。全国多地喜迎丰收。
陕西安康:稻谷黄秋收忙 30余万亩水稻迎丰收
陕西安康30余万亩水稻陆续迎来收获季。当地组织机械开足马力,趁着晴好天气开镰收割。
在陕西安康汉滨区吉河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稻田里,空气中弥漫着稻香。
安康市汉滨区吉河镇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陈荣涛:我今年种植了82.2亩水稻,今年是个丰收年,亩产平均下来能收900—1000斤左右。
从9月上旬开始,安康市汉滨区5.01万亩水稻陆续进入收获期。当地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工作人员做好农机具检修、保养、维护工作,保障秋收工作顺利进行。
安康市汉滨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 黄长虹:科学合理安排晾晒、烘干、存储等工作,指导好秋播油菜、小麦等作物适时适墒种植,既要确保秋粮作物颗粒归仓,也为来年粮食丰产丰收打好基础。
据了解,安康全市今年共种植水稻30.6万亩,种植玉米125.09万亩。截至9月12日,安康市水稻收获7.29万亩,玉米收获63.74万亩。
重庆:稻浪翻滚农机忙 助力水稻颗粒归仓
在重庆,垫江县的45.6万亩水稻同样迎来了金秋九月的稻谷飘香,当地农技部门大力推广机械化作业,垫江县今年共有1300余台次收割机投入秋收,水稻收割机械化率超过98%。
在垫江县三溪镇的优质稻种植基地里,稻浪翻滚,四台联合收割机驰骋田间,收割、脱粒、碎秆、装车,一气呵成。
重庆市垫江县三溪镇水稻种植户 洪昌俊:每天收割200多亩,预计4天左右全部收完,机械化收割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效率。
据了解,垫江县今年共有1300余台次收割机投入秋收,水稻收割机械化率超过98%,目前,当地完成水稻机械化收割40万亩左右。
甘肃兰州:东西部协作结硕果 千亩赤金西瓜迎丰收
这两天,甘肃兰州皋兰县的1200亩赤金西瓜喜获丰收。这是当地在与天津市东丽区“东西部协作”项目扶持下首次引进种植的西瓜新品种,亩产可达七千至八千斤,市场价格也比传统的绿皮西瓜高出了不少。
在兰州市皋兰县石洞镇的赤金西瓜种植大棚里,瓜农们正忙着采摘、装筐,一批批新鲜的黄皮西瓜通过拖拉机转运到集中发货点后,即刻就被装箱打包,发往全国各地。
兰州市皋兰县石洞镇阳洼窑村村支部书记 魏正家:前两天我们总共是摘了300多亩,300多亩已经全部运出去了,卖到沿海这边。
赤金西瓜因其瓜皮金黄,也被称为黄皮西瓜。兰州市皋兰县具有海拔高、土壤养分足、昼夜温差大等良好的种植条件,因此,在这里种出的赤金西瓜口感脆甜,首批西瓜刚一成熟上市就被抢购一空。皋兰县赤金西瓜种植基地是该县与天津市东丽区的“东西部协作”项目之一,在协作企业的带动下,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。(央视新闻客户端) 【编辑:梁异】